讀完你的文章,讓我有恨不得身在法國的感慨。其實我是環法賽的忠實觀眾。應該有看七八年了。其實在更早之前,台灣有環台自由車賽時,我還特別到士林的廢河道附近觀看繞圈賽,感受一群高速的自由車,呼嘯而過的震撼。那已經是將近十幾年前的事,最近的環台賽早已經規模甚小,我也不知道有無舉辦。記得我念研究所時的暑假,每天造熱的下午兩三點都會看環法賽,看完之後,就會騎著我的變速登山車亂晃,後來有一次心血來潮,就決定早上九點出發,進行北海一週的個人自由車環北台灣賽。
那是一個炙熱的豔陽天,超過三十度的氣溫。腳踏車上只有一瓶水。沒有專業的自由衣褲,隨便就上了車。南港、汐止、五堵然後就到基隆了,只記得沿路與大貨車爭道,居然一路上都沒停。然後在基隆火車站前吃了一碗麵線,就馬上出發。從基隆到野柳之間有一斷路,很狹窄,沿著山路,到了現在的翡翠灣之後才開始與海同行。
長時間騎腳踏車,第一個是屁股開始痛,接著是手腕開始承受不了身體的重量,反而不是腳酸,反正慢慢騎,不太用腳力。我記的一到下坡路,我就用手臂撐住把手,整個人低伏在車身。這讓我想起為什麼有些新形的自行車的車把是上揚的羊角狀。在基隆吃完午飯之後,騎在北海岸上,一直在和我的意志力搏鬥,到底要不要下車休息,就這樣我一直稱到三芝附近,才癱瘓在在一個民宅前。休息過後,在一鼓作氣騎回天母,已經下午五點。
另外,還有一次也是心血來潮,因為當時我常在下午四點左右騎車,從行義路,陽投公路一路爬坡到陽明山前山公園,然後沿著仰德大道以超越汽車的速度衝下山來。非常過癮。也是心血來潮,那次決定提早出發,因為要爬上大屯山。和往常一樣,爬上前山公園之後,心情並沒有如往昔,變的輕鬆,可以一路下坡。反而必須更加埋頭用力向上挺進。
這時開始有汽車駕駛對我加油,讓我開始有一種英雄感油然而生,讓我更加賣力,好不容易到了巴拉卡公路的往大屯山公路,這時我已經脫掉上衣,只穿一條短褲騎車。最後的山路,陡得令人可怕,好幾次必須下來牽車,最後到達山頂時,早已是雲霧濛濛,我還記的有一個登山年輕人,帶著隨身聽,接上兩個小喇叭,在在雲霧中播放喜多郎的音樂,自我陶醉的坐在路旁。
這些經驗大概是我對環法賽騎士的致敬,更是一種嚮往。我其實是透過環法賽,欣賞到法國令人讚嘆的鄉村風光,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比較接近法國的真實風貌。
2005年6月26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
-
ECFA 的簽訂,石化業一直是高分貝的要求盡速簽訂,不管是石化業者還是政府官員紛紛高調表示,由於中國與東協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於 2010 年開始生效,如果不盡速簽訂 ECFA ,臺灣將被邊緣化,石化業將全盤崩潰,數十萬人將會失業。 但是,這極可能只是政府官員...
-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這本書的主體似乎是白團,不過毋寧是藉由白團來重新理解蔣介石。作者野島剛在序言當中,也提到在當代重新理解蔣介石對於中日台三國都是很重要的。不要忘記,這本書是以日文撰寫出版,所以作者是在與日本民眾對話,作者希望日本人能夠深刻了解蔣介石這個...
-
草山一直到1951年才改名叫做陽明山。因為老蔣逃來台灣之後就住在草山,設立草山管理局,掌管京畿重地,後共匪就宣傳蔣匪已經入草為寇,老蔣氣死了,底下的人馬上改為陽明山,並且大外宣說老蔣崇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每天都在陽明山閉門苦修。因此,陽明山在1951年前都叫草山,因為滿山...
老大,
回覆刪除開了台,怎沒說一聲,好險,我看到,趕緊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