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 星期五

傲慢參謀與外交誤判下的悲劇-----《諾門罕之夏》

undefined

第一次聽到諾門罕這三個字,是在閱讀村上春樹 的《發條鳥年代記》書中所看到,可參考我的讀後感。該書當中,透過一個曾參加過諾門罕戰役的老兵口中,說出他那段荒謬殘酷的戰爭回憶。當時我對於日軍為何要與蘇聯在蒙古草原上對戰,感到納悶。後來也沒有再看見相關的中文書籍了。近來看了半藤一利的最長的一天、珍珠港、雷伊泰海戰等系列書籍之後,自然要追到這本《諾門罕之夏》。

發生在1939年五月到九月之間的諾門罕戰役,本書就是每個月一章倒數,到戰役結束。作者半藤一利透過本書來表達日本帝國軍人的傲慢是從諾門罕戰役開始,等於是種下了後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惡果。日本軍部的獨斷與專橫,凌駕國會的監督,更越過天皇的統帥權,自行扭曲解釋天皇命令與法令制度,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undefined

作者半藤一利對於當時不理會東京參謀本部指揮,而擅自開戰的關東軍作戰參謀辻政信,特別感冒。半藤一利提到戰後在國會採訪的時候,遇到沒被追究軍事戰敗責任,居然還當選參議員的辻政信,如何繼續大放厥詞,公然說謊,感到憤怒不已。

undefined

這本書除了描寫日軍如何在滿州與蒙古交界的諾門罕,這個第一戰場如何潰敗之外,本書還描寫了另外一個外交戰場,也就是判斷蘇聯史達林、德國希特勒與日本,這個三角關係的外交判斷上,犯了重大的錯誤判斷,誤判蘇德的關係,這個外交情報的嚴重誤判,誤以為在德國希特勒與日本的同盟意願很高之下,史達林在面對德國的牽制之下,自然不敢兩面作戰,而放心篤定越界,結果遭到俄軍集結大量的重型裝甲車與重砲,進行無情的轟擊而大潰敗。

undefined

非常荒謬的,在諾門罕日本戰敗後的隔天9月17日,史達林居然依照兩國的密約也進攻波蘭,與之前已經在9月1日攻入波蘭的希特勒,共同瓜分波蘭領土。

 

由此可見,日本國際外交與戰略上的判斷力之差,參謀本部完全被三十多年前的日俄戰爭的勝利所沖昏頭,一意孤行到慘敗。不過,這還只是日本軍參謀本部違背天皇與國會的監督,獨斷獨行的開始,日本軍方並沒有在諾門罕的戰敗學到教訓,反而發動後面的太平洋戰爭,造成更大的生靈塗炭,這才是作者半藤一利要挖掘諾門罕戰役的原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