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下一個全球超級典範---北歐》讀後感----根本學不來的北歐

DSC_2162.JPG

《下一個全球超級典範---北歐》這本中文翻譯書還有個小標題:「經濟富足,人民幸福,全球跟著北歐學」,老實說這書名根本是鬼扯蛋,完全與內容天差地遠。因為本書作者就是要向大家說明北歐的均富平等幸福,是學不來的,是他們特有的歷史社會文化所形成的,本書就是在認為從許多生活小故事與小觀察中,去發現並不是先有稅收與社會福利制度才形塑出北歐人人稱羨的均富社會,反而是北歐在文化千年傳統中,人的生活中就已經根深蒂固存在這種平等主義基因,自然會建構出這種高稅收、高福利來促進平等的社會制度,而且沒有人會要去改變,連反對黨都沒有會去提任何減稅的法案,因為那會是政治自殺。

作者Michael Booth是英國專欄作家人,也是丹麥女婿,目前居住在丹麥。全書以四十四的短篇,涵蓋了北歐五國:丹麥、挪威、瑞典、芬蘭與冰島。原書在2014年出版,同年商周也出版中文版,手腳真是快。其實這本書的原書原文是:「THE ALMOST NEARLY PERFECT PEOPLE」,有點取笑調侃北歐人的意味,他會寫這本書的起因是,英文媒體大量報導丹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的新聞,他當然是不以為然,認為是只看到北歐的某一面,而沒有看到其他面向,因此他以實地採訪的方式,非常生活地探討北歐五國的宗教、政治、娛樂、飲食等等面向,從這四十四個短篇,居然就讓我對北歐五國大大打開新視野,真是相見恨晚啊。

台灣的社會福利學界長期把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當成是一個典範,而且民進黨在黨外時期就開始以北歐福利國家來做為推翻國民黨的工具,來建立新國家的典範。也就是北歐福利國家在台灣被當成推翻黨國威權體制的思想武器。不過,我越來越發現,台灣人的個性與北歐人根本格格不入,天差地遠,等我看這本書更是確定我的感覺,其實台灣人的個性與都是移民社會的美國比較接近,都是非常個人主義,整個社會沒有集體主義的意識,每個人都要出頭競爭,炫富,崇尚表面財富。

好了,由於作者是丹麥女婿,所以他就先從丹麥寫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