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海街日記---失與得的循環

undefined

導演是枝裕和在2015年出品的《海街日記》這部電影中,

一如過去都聚焦在家庭,家庭的構成不是只有血緣,

這一直是是枝裕和的核心理念,近期的小偷家族把這個概念推到極致。

不過這在日本這個目前依然極度保守傳統父權的社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很特別的是,在日本這個以男性父權依然高漲的國度,

本片是以女性為核心來組成"家庭"的概念,男性幾乎缺席,

然後一場電影有三次喪禮,演員穿黑色喪服的戲份很重,

但是都不悲傷,也是很神奇。

 

一棟由已經過世的外祖母所以留下的老房子,住著三個姐妹,

這三個姐妹的父親因為與他人外遇離家,母親因此也離家到札幌定居。

三個相依為命的姐妹,只有一個姨婆會不時來探望他們,

來作為與母親與外婆的連繫。

故事的開始,就是三姊妹出席父親過世的喪禮,

遇到了父親現任第三任的太太,以及與第二任太太所生的女兒,

喪禮沒有悲情,反而是遇到一個還在讀國中小妹妹,

而且因為他與繼母相處非常痛苦,

因此決定跟著第一次見面的三個大姊姊,到那棟老房子居住。

失去一個外遇父親卻獲得新妹妹的喪禮。

 

接下來是外婆過世七年的祭典,這時北海道的母親居然回來了,

然後與小妹妹相認,也接納了這個她痛恨的狐狸精所生的女兒。

 

第三場喪禮是,家附近時常光顧的餐廳女老闆罹癌過世,

他的老相好,也是另一家餐廳的老闆,

跟小妹妹說,想知道他父親的往事生平,可以找他聊聊。

 

三場喪禮都失去親朋好友,但也讓這家庭得到了更多親情回饋,

生與死,得與失之間,是悲是喜?很難講。

這是導演是枝裕和要說的話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