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 星期一

被"家庭"壓垮的崩壞人生----《希望之線》東野圭吾

DSC_1158.JPG

日本比起台灣這個移民社會而言,

夫妻結婚生子的家庭價值,還是一個很堅持的傳統,

作者把"家庭"這個在日本已經變成一個無法承受的重擔,

帶進了一個兇殺案,

從抽絲剝繭的過程中,讓讀者去細細衡量,

家庭作為一個無法逃脫的血緣連帶,

是歡樂還是痛苦的來源?

這條要連繫家庭成員之間的希望之線

到底是依賴血緣、親情、愛情還是金錢?

東野圭吾在命案發生後,

隨著刑事日常、例行且緩慢的偵察過程鋪陳下,

讓這本書的前半段,是如此的平面單調,

然後一個突如其來的認罪,

打亂了所有人(包括讀者)的推論思緒,

這時候故事才要開始。

這本小說當中的所有人都對家庭充滿了愛,

即使是殺人兇手也是,

書中每個角色

都渴望建立一個屬於自己可以安身、歸屬的心靈空間,

但也就是這份強烈的渴望,促發了殺機,

令人嘆息扼腕。

1 則留言:

  1. 簡潔扼要的心得感想。
    冒昧打擾,想請問是否能將您文章的連結貼到我的部落格上呢?謝謝。


    版主回覆:(10/30/2020 04:46:19 PM)

    當然可以,感謝你的喜歡。

    回覆刪除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