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陽光普照》中異常溫暖的勞資關係

undefined

鍾孟宏在《陽光普照》這部電影當中,家庭,只要是從父親放射出來父子、夫妻與媳婦之間的關係,都是一個冷酷無情交織的痛苦場所,甚至兄弟之間也是一個難以溝通跨越的疏離關係,只有母親這角色是溫暖的,扮演收拾殘局或居間協調的潤滑劑。家庭是一個無法逃脫又無法溝通的地獄。

 

在這部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如此卑微、如此絕望、如此無奈、如此逼不得已。不過就在緊繃壓迫的全片當中,出現異常溫暖、人性相互扶持情誼的,卻是在家庭之外的勞雇關係之中。這是導演刻意對比的安排?還是他經驗到的台灣勞雇關係就是如此?

 

片中父親的男主角是一位資深汽車教練,教練場的標語:掌握時間、把握方向,也是他在家訓誡兩個兒子的口頭禪。教練場老闆能容許他睡在員工休息室不回家長達一個月,只因為他家中小兒子出獄鬧不合,甚至精神狀況不好影響工作表現,找他到辦公室促膝長談。

 

本來男主角被叫進去還以為是要被解雇,沒想到老闆是讓他好好休長假。即使仇人開水肥車到停車場潑糞,老闆也想幫他付錢解決,而不是責怪他,當然老闆是想要不要繼續影響生意,不過這種勞雇之間的溫情是真誠的。

 

小兒子出獄後,只因為是更生人的經歷,找工作到處碰壁,最後是一家同樣有更生人經歷的洗車場老闆收容了他,從頭教他,有事請假也照准,洗車場老闆展開雙臂的歸屬感,讓他獲得重返社會的信心。

 

而父親與剛出獄小兒子之間冷冰冰的隔閡,卻在小兒子深夜到超商值大夜班,卻撞見父親來買菸,在家中互不對話,卻在超商中藉由"歡迎光臨"、"收多少錢,找多少錢"等等公式化的店員與顧客對話之中,逐漸化解。最後小兒子請父親喝飲料,互吐心事。

 

原本最講究功利、現實的工作場所,卻成了這部片中唯一的溫暖角落。這是反諷,還是期待?或許工作場所的日常就是如此吧!

 

★附上全片最溫暖劇情大兒子與女友在動物園散步的法國號配樂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8KOaM_siHY&list=OLAK5uy_lPLD-KZqQj4bGTUJnj6kq26AGdttdRqzw&index=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