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美國勞工加入工會的流程

FireShot Capture 054 - Organizational Charts - www.yourpowerinside.com.png

歐美國家的工會都是全國性的產職業工會
沒有企業層級工會,那如何讓企業內勞工加入產職業工會呢?
IAM(美國機械與航空業工人工會)所製作圖表
說明一個企業外產職業工會如何吸收企業內勞工?

 

工會經過前三步驟的接觸勞工評估之後,
先取的步驟四的30%員工的請願卡連署送NLRB

 

NLRB全國勞資關係委員會是一獨立機關,
委員由總統提名有任期保障,
NLRB並有檢察官可發動調查不當勞動行為,起訴企業
但最重要的工作還是辦理工會選舉,
2017年NLRB辦了1391場,
共9.3萬人投票,工會勝率63%。
可見NLRB投入龐大人力物力解決工會代表性的問題

工會取得30%勞工連署之後,像企業提出協商要求,

 

如果企業承認工會地位那就進行協商,
如果企業不承認,那就進入步驟八,
由NLRB舉行的工會投票,一旦過半後,
工會就取得該協商單位所有勞工協商權,
這等於是強制入會的反搭便車條款,
不過美國有26個right to work州是禁止,
以保障個人自由名義,認定是違法的。

 

工會與企業達成團協草案,還必須交由勞工同意,
同意之後,你就是在IAM保障下的會員。
這種過程,在台灣的企業工會架構是非常陌生的。
不過卻是目前,台灣方興未艾的產職業工會可借鏡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