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解憂雜貨店是在解時代的憂


一開始認為東野圭吾是個推理小說家,有點排斥,甚至不屑.
推理不就是,殺人然後抽絲剝繭找到一個絕對不可能的意料之外兇手.

但是當我看過「空洞的十字架」、「以前我死去的家」,
還有最近剛看完的「解憂雜貨店」,
我開始對東野圭吾完全改觀,他是一個人生推理小說家,
推理小說只是一個殼、一個模式,
小說內容要傳得的是,日本當代年輕人的苦悶,
所以他不是推理小說家,他就是小說家,
是一個當代偉大的小說家.

每個年代的已經掌握社會資源的年長者,
都會向下指著年輕人,太沒出息了吧,
真的,這不是現在而已,其實一百年前也是如此,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會被長輩嫌到沒一塊好的.


「解憂雜貨店」這本書,東野透過具有穿越時空功能的雜貨店,
讓現在的年輕人去教訓三十年前的年輕人,
三十多年前的年少輕狂,現在已經事業飛黃騰達,
但其功成名就卻是依照現在遊手好閒的無業青年,
穿越時空給的建議.
這有荒謬嗎?這是在開時代的玩笑,

但人生的成功,真的是戲謔下的產物嗎
不是,其實解憂雜貨店給的指引,不重要
重要是自己早已存在的信念,
人生選擇之後,自然會合理化那個指引
這就跟到廟中抽籤一樣.

故事主角一個個出場,
最後串成一個完整的循環,一個圓,
一個人生的循環
東野以高超的故事佈局能力
讓人一再回味回想
讀完之後猶如倒轉電影膠片,回過頭去追尋剛剛閱讀中遺漏的細節

透過解憂雜貨店的時光穿越,
作者東野圭吾,在說完每個世代所屬的苦澀青春後,
也化解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
這種同理心,難道不是台灣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嗎?
真希望每個法官、警察、政府官員、企業老闆等等居社會高位者,
都能看看這本書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