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路跑界最熱門運動,就是在電腦前等報名時間一到,
鍵盤滑鼠雙手並用上網搶報名各種路跑賽,
戰況簡直比搶過年火車票或天團演唱會門票還激烈。
路跑賽報名秒殺,代表參加的跑友超乎預期的多,
這在倡導全民健康,走出戶外的層面上,
大家都出來流汗運動當然是好事一件。
但是路跑報名有必要立即在網路上「搶頻寬、定生死」嗎?
當然對主辦單位而言,報名費可以在網路報名時就直接入帳,
確定後續賽事舉行時的財務無虞,
但技術上,主辦單位應該可以有更好的改進之道,
以免澆熄跑友的參與熱情。
幸好已經有某些主辦單位修正了作法,
以「先報名、後抽籤」的方式,
讓大家都能有公平機會參加。
但是如果我們更深入探討這股路跑熱潮的趨勢變化,
可發現由於路跑人潮帶來的「數字績效」,
已經成為地方政治首長的政績KPI,
因此各地方政府大都鼓勵這種路跑活動,
形成某種運動嘉年華會的氣氛。
在各地方政府積極努力要政治業績的需求之下,
各商業品牌業者當然順勢出擊,
趁此熱潮,大力主辦各種以該品牌為名的路跑賽。
仔細觀察,這些路跑賽有逐漸變成特定品牌產品促銷大會的趨勢,
起跑鳴槍時的盛況空前,隨之而來的就是,
擠沙丁魚式的路跑品質與終點前的大排長龍。
由於路跑賽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封閉有限的道路空間舉行,
但是主辦單位在「效益最大化」的考量下,勢必要塞進最多人頭。
因此就會忽視跑步本身所應該具備的品質,
諸如:距離與時間的測量精準度、適當的跑距密度等基本要求,
實在不是跑者所樂見。
或許有人會說,大家出來運動運動不是很好嗎?
為何要如此吹毛求疵?
不過,由於這些品牌路跑,以封閉公用道路並使用公園等公共空間,
排擠其他人的使用權,那就必須要檢視,其目的與成果是否是基於社會公共利益?
否則這跟廠商要求政府封路,在馬路集體開趴有何異?
跑步還是回歸跑步的本質吧!
台灣其實要多一些社區型、不須大規模封路,
且可現場報名(但比較貴),但是又有一定專業競技品質的賽事,
讓跑友精準明確地了解其練習成果的點滴提升,
從中得到滿足與成就,這才是可長可久之道。
不然這股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路跑熱潮,
如果像台灣過去常有的一窩蜂狂熱,迅速退去,
實在不是我們這些老跑友所樂見。
_MT_SEPRATOR_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
-
ECFA 的簽訂,石化業一直是高分貝的要求盡速簽訂,不管是石化業者還是政府官員紛紛高調表示,由於中國與東協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於 2010 年開始生效,如果不盡速簽訂 ECFA ,臺灣將被邊緣化,石化業將全盤崩潰,數十萬人將會失業。 但是,這極可能只是政府官員...
-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這本書的主體似乎是白團,不過毋寧是藉由白團來重新理解蔣介石。作者野島剛在序言當中,也提到在當代重新理解蔣介石對於中日台三國都是很重要的。不要忘記,這本書是以日文撰寫出版,所以作者是在與日本民眾對話,作者希望日本人能夠深刻了解蔣介石這個...
-
草山一直到1951年才改名叫做陽明山。因為老蔣逃來台灣之後就住在草山,設立草山管理局,掌管京畿重地,後共匪就宣傳蔣匪已經入草為寇,老蔣氣死了,底下的人馬上改為陽明山,並且大外宣說老蔣崇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每天都在陽明山閉門苦修。因此,陽明山在1951年前都叫草山,因為滿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