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圖書館裡的中華民國史

下午電視新聞不斷播放國營事業工會抗議這一波台灣正名的火爆場面,
台灣的工會何時成了中華民國的捍衛者?特別是在這個時代.

出去辦事,順便到圖書館晃晃,看看有無值得一看的新書.
結果在新書的架上,看到一套十幾本的精裝書,書背上寫著"中華民國史".
心頭一驚,通常一個朝代滅亡之後,才會修前朝之史,是哪個出版社如此大膽?
拿下厚重的新書,一看封面,浙江出版社出版,原來是對岸中國的傑作.
在出版序中大概是這樣寫著,中國民國是特定時期的產物,
其短短的38年的壽命,完成階段性的推翻滿清封建的歷史任務,
可惜未能解決當時的社會階級矛盾,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誕生了.
對中國人而言,中華民國早已經在194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
對於這段歷史,中國當然會更細心保留,

所以中國各地署名刻有中華民國的匾額碑文,或是中國國民黨的任何蹤跡,
早就被詳細保留下來,畢竟完整紀錄戰敗者的行徑,才能彰顯戰勝者的正當性.
清順治帝登基時,還大肆公開建嗣褒揚隨同明崇禎自盡身亡的明臣.

人要"理性"面對過去習以為常的意識形態,還是相當困難的,
這個勇氣,不比自殺所要的勇氣少.
_MT_SEPRATOR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