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天的電視新聞後,我開始懷疑為什麼大學為何還需要大眾傳播系?
第一回合---讀報紙
早上一大早八點前的新聞是最「誠實」的。所有的新聞台紛紛變成盲人專屬頻道,因為主播開始唸各大報紙的頭條標題,而且相當老實的將報紙原稿顯示在螢幕上,然後由主播唸出哪一報,今天報了哪一則新聞,標題為何。這樣子掃過一次之後,時間也差不多撐到了九點,這時候放出去外面像獵犬般的記者,也開始根據編輯台的指令,有些產出回報。
第二回合---補畫面
記者一大早起床就是拿著今天的報紙,依照編輯台的指示,去跑今天某個報紙的新聞,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畫面,所以記者就開始想盡辦法,找到該則新聞所搭配的畫面。例如今天有則虐兒的新聞,那當然就要殺到家屬家中拍些哭哭啼啼的畫面,家屬避不見面,找鄰居問幾句也好,在不然就拍記者猛按電鈴。
這種補畫面式的報導堪稱是整個新聞台的主軸,一直到下午,都是充斥這種新聞。如果你是每天早上都要閱讀所有報紙的人,你可輕易同步指出這則新聞,主播是在唸哪一家報紙哪一版的新聞。
插花---SNG
如果當天有人要出庭、立法院全民開打、車禍或火災等事件,SNG就會適時插花進來,這種SNG的新聞內容有一個鐵律原則一定要遵守:「一哭二鬧三上吊」,不管是政治新聞還是社會新聞,一定要有這種畫面,才會SNG,而社會新聞記者只要盯著警用無線電頻道即可,哪裡車禍失火,速度比警方還快,畫面包準血淋淋。而民意代表開記者會如果沒有苦主出來呼天喊地哭,那根本沒人理你,即使你的理念政策多優秀,觀點多前瞻,照樣是沒人報,沒人報,那這個事情就沒發生、沒任何實質意義。
「沒有在媒體上存在,就沒真實存在過。」這是媒體的價值,哈哈。現實社會是被虛擬電子媒體所建構的社會,在資訊社會當中,人是被媒體所餵養生存地存在,特別是當電子媒體作為政治勢力的宣傳炮筒時。
第三回合---唬爛化的call in對談上場
下午三點開始,由於唸報紙也已經唸到爛了,連主播都播的有點不好意思了,於是有些新聞台就開始了談話節目,邀請來賓來評論今天發生的新聞,為晚上的CALLIN談話性節目暖場。下午的來賓都是唬爛大隊的二軍,也是電視台自家農場要培養的新秀,因此,還是得找機會上場在二軍磨練,有朝一日才能到晚上九點檔大聯盟擔任先發。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因此電視台高層常會像軍事演習的指揮官一樣,臨時「下狀況」給這些二軍,臨場考驗他們反應。談話節目進行到一半,突然有個現場新聞進來,某某大頭又發表了最新談話,這時這些二軍就必須立即作出評論考驗其機智反應。
第四回合----隔台對打的總決戦
晚上九點,算總帳的時候到了。一天的新聞發展,都要在這時候開始算總帳。無論是兩岸、交通、憲改、社會福利、醫療、環保、衛生等,這些身經百戰的政治評論名嘴都可以侃侃而談,並且能將這些「表象」抽絲剝繭,歸納成某個政治人物腦袋中的某一條神經所促發的原始動機,然後又從這個心靈深層的動機原點,發展演繹出該政治人物未來的野心企圖,並且以相同模式導引出來的其他政治人物進行更進一步的交叉比對,以求得一個更大、更匪夷所思的政治盤算。
更詭異的是,經由兩小時,像李昌鈺科學鑑定一樣,進行精密的手術刀檢驗之後的真相,事實上是主持人早就安排好的結論。觀眾從這個「神啟般的預示」當中,得到宗教般的慰藉,告訴自己:「沒錯,事情就是這樣!」晚上,就可安心的上床睡覺。觀看另一台的觀眾也會同樣得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神啟般的預示」,但是也會安心睡覺。
一天的新聞台就在名嘴雖然已經被消音,但還是喋喋不休的激烈對話中結束。看到的是,不斷的講,不停的講,電視台完全沒有幫觀眾整理消化,理出頭緒,完全是看到蛋糕就留口水的直覺反射性的神經反應,完全沒有經過大腦沉澱整理,在時間縱軸與其他國家的橫軸上進行對照,讓觀眾能很輕易的了解新聞事件的事實與背後的意義。
這樣的製造這種新聞的從業人員要唸到大學嗎?我懷疑。
_MT_SEPRATOR_
2007年1月24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
-
ECFA 的簽訂,石化業一直是高分貝的要求盡速簽訂,不管是石化業者還是政府官員紛紛高調表示,由於中國與東協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於 2010 年開始生效,如果不盡速簽訂 ECFA ,臺灣將被邊緣化,石化業將全盤崩潰,數十萬人將會失業。 但是,這極可能只是政府官員...
-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這本書的主體似乎是白團,不過毋寧是藉由白團來重新理解蔣介石。作者野島剛在序言當中,也提到在當代重新理解蔣介石對於中日台三國都是很重要的。不要忘記,這本書是以日文撰寫出版,所以作者是在與日本民眾對話,作者希望日本人能夠深刻了解蔣介石這個...
-
草山一直到1951年才改名叫做陽明山。因為老蔣逃來台灣之後就住在草山,設立草山管理局,掌管京畿重地,後共匪就宣傳蔣匪已經入草為寇,老蔣氣死了,底下的人馬上改為陽明山,並且大外宣說老蔣崇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每天都在陽明山閉門苦修。因此,陽明山在1951年前都叫草山,因為滿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