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30日 星期二

「三字經」是文化交流的開始

衝突往往是與美國小孩接觸的開始。打籃球搶籃框搶球,打棒球搶場地,都是衝突的開始,但也是溝通的開始。

小學生的我根本不會英文,但是沒關係,對方也不會中文,沒事的時候比手畫腳,倒還相安無事,但是一言不合,雙方一定是三字經出口,經由幾次的互動與學習之後,鄰居同伴都很輕易地學會對方的狠話。
下次在路上騎腳踏車遇到仇家,四目相望,或是在球場遇到,不管是金髮碧眼白人還是滿頭黑捲髮黑人小孩,嘴巴吐出「×你娘」、「×你娘××」的台語國罵,我們則是F開頭的英語國罵,回敬。

其實小孩子也都是逞口舌之快,好玩而已,後來居然演變成一種問候語,帶著笑容說出來。三十年後的今天,不知當時的那些美軍小孩,現在是否還記得台語三字經?

1 則留言:

  1. 你的童年是跟黑白美軍小孩一起混的?真是有趣的經驗!

    回覆刪除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