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0日 星期一

歷史浮沉見人性---小說十八史略

0603event2.gif

閱讀陳舜臣的小說十八史略也接近尾聲,刻意慢慢讀,體會思考當中的歷史變局,順便複習中國的歷史.277個短篇故事,串聯了中國自夏商周以下的各朝代,一直到南宋被元所消滅,每篇故事都可看到人性的多重面向,每個歷史人物都可在巨大歷史洪流當中重新找到定位.

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人在歷史發展當中的渺小,使得自己更謙卑,更關注地做好身邊一切能影響台灣社會的小事.鑑古知今,面對歷史交叉點,有誰能冷靜分析局勢,讓天下庶民免於生靈塗炭,當然都是後見之明,但歷代皇帝能得一名臣輔佐,除了是有利於皇權維持外,更是百姓之福.成吉思汗得金之名臣耶律楚材輔佐,乃為一例.台灣的名臣何在?

在這套書中,有看到太多歷史的瞬間,因一人之一念之間的決策而翻轉歷史軸線,看來令人不生唏噓,也看到許多歷史名人一步步因時代的巨輪的滾動而走向末路.

目前遠流網站正在特價拍賣這套書,在此推薦大家

.http://www.ylib.com/bid/group/view.asp?pd=2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憶東吳社會系林嘉誠老師

  昨天一早,太太跟我說新聞報導林嘉誠老師享年73歲過世的消息,同時也收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心中實在感到震驚。 我在東吳社會系就讀時,林老師的政治學是必修課,當時,適逢野百合學運,台灣政治局勢大爆發的時代,但林老師上課,還是認真照表操課,把他應該教給學生的政治學基礎講完,雖然,...